2024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2024 EcoEnergy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山东青岛星河湾大酒店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Wiley出版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EcoEnergy 期刊主办,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协办。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EcoEnergy 主编、吉林大学冯守华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EcoEnergy 共同主编、昆士兰大学王连洲教授和Wiley出版集团中国区物质科学出版总监徐广臣博士担任。本次会议以绿色能源为主题,由该领域专家担任论坛主席,通过交流,助力绿色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推进高品质、高效益海洋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EcoEnergy 共同主编王连洲教授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会议以海大百年校庆为契机,聚焦高品质、高效益、可持续、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能源产业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研讨,是促进绿色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积极举措,必将不断激发新智慧、启迪新思路,进一步推动绿色能源的理论研究、技术突破、工艺革新、产业落地。在大家的见证下,王连洲教授在大会期间为大会报告的四位全球顶尖科学家颁发了报告证书。
会议首先邀请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国立富山大学椿范立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椿范立教授发表了题为“实现低碳时代的新二氧化碳转化技术”的主旨报告。他对胶囊催化剂的概念和二氧化碳到PET的直接合成、合成气一步合成航油、金属3D打印自催化高压反应器、二氧化碳合成低碳轮胎等当前学习科学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指出新型催化技术在当下十分热门,目前部分新型催化技术已经转化为绿色低碳领域的多种成果,这些成果深受市场欢迎。他认为,该技术未来在大型的能源装置方面还会有更广的应用范围、更大的市场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教授以“自组装超粒子在电催化中的应用”为题做主旨报告。唐院士从超粒子的概念入手,并简单介绍了超粒子的显出特点。纳米超粒子由于自组装纳米结构具有形貌、尺寸和结构可控的特征,因而表现出独特的光电磁和催化性质。唐智勇院士围绕其课题组近期在金属有机骨架(MOF)超粒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纳米尺寸MOF实现高效电催化,尤其是OE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优势和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唐教授展望了MOFs电催化剂的广阔应用前景。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张华教授发表了题为“Phase Engineering of Nanomaterials”的主旨报告。张院士总结了他所在研究团队在纳米材料相工程(PEN)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关注具有非常规相的新型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合成,以用于各种有前景的应用。目前,他的团队专注于研究相依赖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催化、(光)电子设备、清洁能源、化学和生物传感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他们认为这些研究不仅在基础研究中非常独特且重要,而且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也同样重要。
中国国家杰出青年、清华大学王训教授以“亚纳米尺度材料化学”为题做主旨报告。王训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亚纳米尺度材料的研究对理解物质性质至关重要。通过良溶剂-不良溶剂策略、团簇诱导晶核共组装策略等进行精准控制合成。团队发现一维无机纳米材料在1纳米尺度下呈现类高分子特性,是无机与高分子材料间的桥梁。同时,团队还实现了亚纳米团簇的精确组装,探讨了电子离域效应,为纳米研究开辟新领域。
大会期间,专家学者们在能源催化、能源环境交叉、能源环境材料、能源存储论坛等5个分论坛作专题报告,围绕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本次大会共进行193场专家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近900名代表参会。
青岛科技大学省部共建生态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王磊主任应邀担任了本次大会组委会的共同主席,赖建平和邢军教授担任了大会组委会秘书长。重点实验室组织了我校一百余位教师参会,多位教师在相应的分会做了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在举办的EcoEnergy 青年学术论坛上,我校化工、化学、材料等相关学院的十多位研究生做了口头报告,充分展现了我校培养研究生的高质量。通过本次会议增强了与国内外高校专家学者的学习交流,为扩大我校学科影响力,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助力“811”项目建设发展作出积极贡献。